火災事故應急預案,是提升校園安全應急能力的關鍵舉措,我校結合自身實際,從應急組織、處置流程、善后工作等方面,制定本預案,具體內容如下:
一、應急組織體系
1.成立應急指揮部:由汪躍進校長擔任總指揮,分管安全的王睿副校長為副總指揮,其他成員包括安全管理部門、德育部門、后勤保障部門、醫(yī)療部門等負責人,統(tǒng)籌火災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
2.明確工作組職責:
(1)滅火行動組:由安保人員、義務消防員組成,負責初期火災的撲救和控制火勢蔓延。
(2)疏散引導組:由班主任、任課教師等組成,負責組織師生安全、有序地撤離火災現場。
(3)醫(yī)療救護組:由校醫(yī)或指定醫(yī)護人員組成,負責對受傷人員進行初步救治和聯(lián)系外部醫(yī)療救援。
(4)通訊聯(lián)絡組:負責與消防、公安、醫(yī)療等部門的聯(lián)絡,及時傳達信息和接收指令。
(5)后勤保障組:負責提供應急救援所需的物資、設備和場地等保障。
二、應急響應流程
(一)火災發(fā)現與報告
1.任何人發(fā)現校園內起火,應立即撥打校內火災報警電話(0566—2416010),同時向所在部門負責人報告。
2.學校值班室接到報警后,應迅速確認火災位置、火勢大小等情況,并立即向應急指揮部報告,同時撥打119火警電話,說明學校地址、起火部位、火勢情況及聯(lián)系方式等。
(二)初期處置措施
1.滅火行動組接到通知后,應迅速攜帶滅火器材趕赴火災現場,嘗試使用滅火器、消防栓等設備進行初期滅火,控制火勢發(fā)展。
2.疏散引導組立即組織火災現場及周邊區(qū)域的師生按照預定的疏散路線有序撤離,確保人員快速、安全地轉移到安全地帶(如操場、空曠場地等),并及時清點人數,防止遺漏。
3.通訊聯(lián)絡組保持與消防部門的聯(lián)系,及時告知火災現場的最新情況,為消防救援人員指引路線。
(三)配合外部救援
1.當消防救援人員到達后,應急指揮部應及時向其介紹火災情況、已采取的措施和校園布局等信息,配合消防部門開展滅火救援工作。
2.后勤保障組為消防救援人員提供必要的支持,如打開消防通道、提供水源等。
(四)現場警戒與秩序維護
1.安保人員在火災現場周圍設置警戒線,禁止無關人員進入,防止發(fā)生意外或影響救援工作。
2.對受傷人員進行救治和轉移,醫(yī)療救護組配合外部醫(yī)療救援人員做好傷員的轉運和后續(xù)治療工作。
三、善后處置工作
1.事故調查與報告:火災事故處置完畢后,學校應配合相關部門對火災原因進行調查,查明事故責任,形成書面報告,并及時向教育主管部門匯報。
2.損失評估與理賠:對火災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進行評估,聯(lián)系保險公司開展理賠工作,同時做好受損設施的修復和重建規(guī)劃。
3.心理疏導與安撫:對受災師生及家屬進行心理疏導,緩解其緊張、恐懼情緒,幫助他們盡快恢復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4.總結與整改:召開專題會議,總結火災事故應急處置過程中的經驗教訓,針對存在的問題制定整改措施,完善應急預案和安全管理制度,加強對師生的消防安全教育和演練,提高校園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四、應急保障措施
1.物資保障:定期檢查和維護消防設施、器材(如滅火器、消防栓、應急照明、疏散指示標志等),確保其完好有效;儲備必要的應急救援物資,如滅火器材、防護裝備、急救藥品等。
2.通訊保障:確保校園內通訊聯(lián)絡暢通,應急指揮部、各工作組之間保持密切聯(lián)系,配備必要的通訊設備(如對講機、手機等),并定期檢查其運行狀態(tài)。
3.培訓與演練:定期組織師生開展消防安全培訓和應急演練,使師生熟悉火災報警程序、疏散路線和應急處置方法,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通過科學、完善的火災事故應急預案,學校能夠在火災發(fā)生時迅速、有序地開展應急處置工作,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障校園的安全與穩(wěn)定。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