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區(qū)馳援上海、六安醫(yī)療隊中的一員,或許很多人并不知道她名字,只記得她總是掛著的微笑,猶寒冬之中和煦的暖陽。無論是對待同事亦或是患者都始終報以溫柔,這不僅是一名90后對待世界的態(tài)度,更是一位醫(yī)務工作者的品質和情懷。
在單位領導和同事的眼中,1991年出生的張凌蘋,用踏實肯干的作風和甘于奉獻的品格,錘煉出扎實的護理知識和熟練的護理技巧?!皬埩杼O作為我院護理部護士長,同時也是一名青年黨員,她總是帶頭沖鋒在前,積極投身新冠疫苗的接種,核酸采集等各項防控工作,自2018年入院工作以來的四年時間里獲得了同事們和患者的一致好評?!睘跎持行尼t(yī)院院長錢立志說道。
4月3日傍晚,正在夜班奮戰(zhàn)的張凌蘋收到了召集第二批支援上海隊伍的通知,她立即向組織請戰(zhàn),交接好手頭工作后,當晚11時便坐上大巴前往上海支援。先前報名參加第一批援滬隊伍時,張凌蘋因為連續(xù)在一線奮戰(zhàn)多日,突發(fā)急性腸胃炎,院領導考慮她的身體狀況,沒有同意她的援滬請求。此時,聽到召集第二批援滬消息的她,義無反顧地再次請戰(zhàn),沖鋒在前。
初入上海,張凌蘋和隊員們在短暫休息后便立刻投入到核酸采集工作中。面對長時間穿著防護服工作的不便與不適,語言交流的障礙等身體和心理上的各種挑戰(zhàn)。張凌蘋說:“當時,看到很多工作人員和志愿者連續(xù)高強度的工作仍在咬牙堅持著,我想我也要盡最大努力幫助他們,大家一起努力,早日戰(zhàn)勝疫情。” 面對疫情的無情,張凌蘋不僅迸發(fā)出堅韌的毅力,也留存著身為白衣天使扶危渡厄的柔情。
雖然心里清楚地知道馳援上海不是一場簡單的戰(zhàn)斗,但是繁重的工作量依然令隊員們感到身心俱疲。“下午四點到達上海開始采樣到凌晨四點,整整12個小時穿著防護服中途不能進食喝水,深夜結束工作后的腿里仿佛灌了鉛一般的承重?!睆埩杼O回憶著說道??墒?,隨著每天疫情新增的數(shù)字越來越少,清晨和社區(qū)工作者時互道的一聲加油,工作時居民們的一聲聲感謝,他們的溫柔隔著厚厚的防護服,也直達居民內(nèi)心,池滬同心,大家的點贊,不僅是對他們千里馳援的感謝,亦是對他們業(yè)務上的充分認可。這讓他們知道并不是一個人在與“疫魔”戰(zhàn)斗,大家的干勁又重新爆發(fā)了出來。
經(jīng)過兩個日夜的接續(xù)奮戰(zhàn),第二批支援隊伍出色地完成了兩次支援上海任務并安全返池。4月16日,即將結束集中隔離的張凌蘋和隊員們又接到了上級馳援六安市的命令?!鞍謰專銈兎判?,我已經(jīng)不是當年那個小姑娘了,我想用力所能及的力量去幫助那些需要被幫助的人,這是我的愿望也是我的使命?!睆埩杼O安撫好家人情緒后,便轉身投入到了出發(fā)前的準備工作中。在霍邱的七天里,張凌蘋和同事們一起每天上門入戶,開展核酸采集工作至凌晨一兩點,七天內(nèi)共采集樣本350000人份,圓滿完成了采集任務,得到了當?shù)卣母叨确Q贊。
4月18日,張凌蘋和同事上門為霍邱縣蓼都社區(qū)城北村村民采集核酸樣本。
“作為一名醫(yī)務工作者,作為一名黨員,能夠發(fā)揮我們所長,學以致用,盡自己所能幫助被疫情所困的人們,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5月9日,已經(jīng)順利完成支援任務,正在居家健康監(jiān)測的張凌蘋通過電話和筆者說道。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